基金律师

Fund

去顶部
返回上一页
去底部
私募机构保壳在即 基金从业资格挂靠风起
浏览:1575 日期:2016-10-31

“挂靠”生态链

     随着12月的逼近,2016年只剩两次基金从业资格考试。伴随着“基金从业考试热”的持续升温,一股的“挂靠风”也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。所谓“挂靠”,实际上指的是一些私募基金管理公司为了登记备案或者是保壳,寻找具备基金从业资格的人在单位“挂职”,并给予其一定的酬劳。对于很多持有基金从业资格的人来说,“要求低,事情少”的基金资格挂靠确实具有一定的吸引力。

    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注意到,某网站问答社区上任意搜索关键词“基金、挂靠”,话题下方的回答,几乎全是持证人士的自荐,其中有一个问题下方,96个回答中,有92个答主都附上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和所在地点,并表示“已经通过基金从业资格考试,求挂靠”。

    记者与部分答主沟通,发现大多数人均收到了资管公司的回应,一般要求挂职法人代表或者普通高管,并承诺会给予一定的酬劳,根据所承担的风险不同,费用也不一样。今年九月份,甚至有资管公司将“挂靠法人”的酬劳开到了年薪十万。

     但“挂靠”并非意味着一劳永逸,事实上,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,都面临较大的风险,所以在挂靠手续办妥之前,双方还会私下签订协议。但这份协议真的能保证持有基金职业资格的挂靠者的权益吗?

     对此,对此我们咨询了非诉领域权威律师,律师称,这种协议仅具有内部约束力,对外是没有法律效应的,而法定代表人是需要对外公示的。换言之,一旦公司出现重大事故,比如私募失联事件,名义法人代表仍然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。

“严规”之下铤而走险

    各种挂靠盛行的背后,是基金从业资格考试规范化的背景。对于很多私募高管来说,要考过从业资格并非易事。

但实际情况是,目前基金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并不高,据中基协相关负责人称,截至今年9月底,基金从业资格考试,考试平均通过率约50%。

    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中基协私募基金管理人分类公示中查询到,截至10月26日存在“高管人员无证券投资基金从业资格”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记录还有6640条。如果年底,公司高管仍然没有获得相应的资格,这些基金管理人将面临产品无法发行的风险。

上一篇:保壳之后求生存 规模不够愁煞私募

下一篇:新三板私募试点做市名单有望11月中旬敲定